甄彦辉和他的创业伙伴们
央视网特稿(记者王小英)一夜之间,似乎每一个行业都在讨论互联网,而地处西北的一些企业或行业,触网时间并不长,有的连官网都没有。
87年出生的甄彦辉,就用“入门”级的技术,一脚踢开创业的大门,获取人生第一桶金。
从校园网站开始圆梦
2007年8月,正在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上大二的甄彦辉与同学成立了“宜天工作室”,“其实那会儿就是刚学会基本的编程知识,尝试着开始做网站,卖链接等,一个月将近有3000多元的收入。”
2009年毕业后,甄彦辉和三位合作伙伴又一起创建了开云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,正式投入创业大潮。
“在校园那会儿还行,毕业后就不行了,09年只接到了两三个单子。”甄彦辉说,“第一单是为一家私人培训机构建设官方网站,费用1800元,几乎是成本价,即使这样,也令我们开心了好半天。”
本以为创业很简单,谁知道真的做起来,才体会到其中的种种艰辛。如何报价、合同该怎么写,一切都是茫然,当初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也逐渐萌生退意。
家在农村的父母希望甄彦辉能“安稳”点,最好是能够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。但甄彦辉并不想放弃。2010年春节,拿着父母支援的几千块钱又开始了奋斗。
客户从一家增至几百家
甄彦辉的家在甘肃通渭县,这里素有“书画之乡”的美称,书生气息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,做起事来喜欢一步一步走,但关键时刻又很能豁得出去。
2010年是创业最艰难的一年,手头资金有限,甄彦辉开始主动找单位推销,此时兰州有很多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,甄彦辉就列出名单逐个登门拜访,主动推介。
到了2013年,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,客户变成了300多家,因为有了口碑,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找来或熟人推荐的,甄彦辉觉得这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。
在互联网时代准备转型升级
创业这几年,甄彦辉也走过弯路,“刚开始,用的是大办公室,聚集了各路人马,资金都耗在人力成本上了,几年后才明白,大办公室其实不重要,员工来了有事做、有回报、有方向就够了。”
他坦言,做网站可以,但肯定做不大。“是走技术研发创新路线,还是做互联网运营,还没完全确定下来。”甄彦辉说,目前他还在观察中,但肯定会选一条路继续深入下去,过去几年他不仅储备好了资金,也储备了人才。
从最初的网站建设到今天的一站式网络整合营销体系,甄彦辉很难说自己是不是幸运的,但他告诉记者,在2013年盈利之前,公司基本处于收支平衡状态,他一直在咬牙坚持。
“跟别人的成功相比,这个真不算什么”,但他承认,在大家都谈论互联网模式时,由于发展程度不同,不同地域面临的机会不同,如何从自身实际情况和现实处境出发才最重要。
如今,这个始于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,在兰州同行业公司中知名度颇高,甄彦辉正在考虑下一个掘金点。